
心臟超聲波檢查
心臟超聲波掃描及檢查
心臟超聲波 以非入侵方法獲得實時影像
超聲波檢查亦稱「超音波檢查」,超聲波影像是透過高頻聲波來產生器官內部的實時影像。超聲波檢查屬於非入侵掃描方法,利用小型換能器探頭和塗上皮膚的超聲波凝膠。高頻聲波從探頭通過凝膠傳播到身體器官或組織的邊界時,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反應,透過換能器收集及分析回聲方向和回傳時間,然後經過電腦描繪出探測範圍的影像,能用於幫助醫生診斷不同身體器官的疾病,例如心臟、子宮、卵巢、肝臟、腎臟、前列腺等。超聲波檢查大大發揮其廣泛及準確的功能。
而在上述的各類器官超聲波檢查中,針對心臟的超聲波檢查更被普遍用上。我們的中心亦設有心臟超聲波檢查服務,可為病人作精準的心臟超聲波掃描,繼而作出合適的治理。
心臟超聲波掃瞄影像 | |
![]() |
![]() |
![]() |
![]() |
心臟超聲波檢查 方便又安全
心臟超聲波究竟是怎樣的檢查方法呢?它是一項非入侵性的進階心臟之檢查方法,既方便亦安全,當中經由高頻率聲波作多方位、多角度探測心臟,從而獲得即時影像來評估心臟機能。心臟超聲波檢查對醫生詳盡觀察心臟超聲波而得到心臟影像的即時情況方面,相當有幫助,從中可得知病人的心臟結構及功能是否正常。這樣,心臟超聲波檢查、心臟超聲波掃描正大大發揮其功能。
針對部分類型心臟病患者 心臟超聲波掃描比較適合
對心臟進行檢查的方法有很多種,不過,有些方法或未必適合各種體質的病人接受,舉例說,如屬急性心臟病發患者,以及患有嚴重心絞痛、嚴重心臟衰竭,還有心瓣疾病或心律不正人士,有些方法或不太適合他們,例如一類運動(跑步)心電圖檢查,對上述不宜作劇烈運動的患者來說,絕不能採用,否則未完成,卻大大影響他們的病情。而心臟超聲波之檢查正符合他們的需要,作出準確的診斷,包括有助診斷心瓣疾病,並可了解心臟結構是否可以,還可超聲波檢查評估病人的左心室功能如何,超聲波檢查在心臟的檢查效率方面有著不俗的效果。
有人或曾聽說心臟超聲波掃描都有缺點,例如當超聲波檢查進行時會產生輻射,又或需要病人事先接受顯影劑注射才能在心臟超聲波的檢查中獲得清晰的影像,但顯影劑帶來的副作用會令他們感到擔心。請放心,本中心採用的為新款超聲波檢查儀器,因其本身影像質素極佳,所需要掃描的時間也大大減少,所產生的輻射量亦極少,病人便不用對此感到憂心。當然,顯影劑本身或有令人暈眩、嘔吐等輕微副作用,但如果病人本身對顯影劑有較嚴重的敏感反應,或本身患有腎衰竭等,最好先諮詣醫生的意見,以決定是否適合接受心臟超聲波之檢查。
心臟超聲波檢查能夠發現哪些問題?
接受心臟超聲波檢查,就能夠及時理解心臟大小、心臟收縮、心臟跳動、還有泵血力度、心瓣膜移動等,以分辨出會否有異常的情形出現,之後就能夠有助診斷出跟心臟血管相關的疾病,又或者是進行心臟手術前後的評估。但要注意的是,心臟超聲波是不能夠展示冠狀動脈病變,所以對於身體過於肥胖或患有肺氣腫之人士來說,心臟超聲波檢查則不適用於他們。
總括來說,進行心臟超聲波之檢查,可得到以下的資料,部分包括:
1. 了解心室及心房的大小狀態。若發現心臟變大了,這有可能是反映有心臟瓣膜倒流、高血壓,又或者心臟呈現衰竭等情況。
2. 心室壁厚度變化。如有見心室壁增厚了,這可能反映病人有高血壓情況,以及見有心臟瓣膜疾病、或遺傳性心臟疾病等情形。
3. 心臟肌肉的收縮程度。舉例說,如有急性心肌梗塞,心臟的肌肉有機會因為缺血而壞死,繼而對其收縮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4. 心臟結構狀況。經檢查後可發現先天性心臟缺損情況,如心漏病等,對於這類先天性心臟疾病,就在胎兒出生前,亦有機會發現得到。
5. 心臟中是否有血塊或腫瘤。
若有下列情況,建議需定期接受心臟超聲波檢查:
- 漸漸有感心臟不適
- 心電圖展示出有異常的情況
- 定期接受身體檢查時,竟可聽到心臟存有雜聲
- 一般步行時會有氣喘和/或腳腫的情況
- 不時有心口痛、心悸、胸悶、呼吸急促等情況出現
- 年長者
接受心臟超聲波掃描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 上身衣物宜以寬鬆一類為主,這樣可方便接受超聲波檢查
- 接受心臟超聲波檢查之前,必須將身上的物品和飾物等完全除去,避免阻礙檢查
- 當接受心臟超聲波期間感到不適,不要強忍,必須告之在場的治療師、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