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心電圖檢查
運動心電圖檢查
運動/跑步心電圖
在心臟的檢查方面,運動心電圖(亦俗稱為跑步機)正是其中一種常用到檢測冠心病的方法。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時,檢測者會於電動斜台上作步行,然後斜台會依據既有的程式,每隔3分鐘便加快速度及增加斜度。
運動心電圖要有這樣的安排,目的是增加心臟負荷和血氧需求,繼而可偵測心肌是否缺血,令心臟疾病問題可於心電圖上一一展現出來,醫生從中可監察檢測者的即時運動心電圖變化,藉著這跑步心電圖,以分析和評估檢測者會否患有冠心病。總括而言,整個跑步心電圖檢查之步驟,大致如下:
- 檢測者站到跑步機上,緊扶著前方的扶手。
- 負責的醫護人員會先記錄檢測者的完整心電圖,並為其量血壓。
- 開始進行跑步心電圖檢查,期間每個階段會維持3分鐘。
- 每個階段乃記錄檢測者的心電圖、心跳速率和血壓狀況。
- 檢測者在跑步機上接受血壓和心電圖記錄,直至其狀況回復至他作運動前的水平,整個跑步心電圖檢查便告完成。
如果發現檢測者的運動心電圖有不正常現象,又或是患有冠心病之情況,可藉著這些檢查結果,評估檢測者的病情之嚴重程度,並可以知道檢測者正在做運動時其心跳和血壓的變化。若發現運動心電圖檢查出現異常的結果,有否一些引起平時心絞痛的情況或症狀,都可從中判斷或觀察得到。


運動心電圖檢查的準確度如何?
有人或會問,上述的跑步心電圖一類檢查的準確度會為多少呢?可以告訴大家,這種運動心電圖的準確度大約為70%,聽起來好像不算很高。的確這一類運動心電圖檢查的結果或有可能出現偏差的,而這偏差狀況亦有兩種,分別為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反應:
- 假陽性反應:當經運動心電圖檢查後,有見檢測者血管狀況基本上屬於正常,但檢測得出的結果卻見有問題,此乃為假陽性的反應。
- 假陰性反應:當檢測者的血管有閉塞情況,但經運動心電圖檢查後,卻顯示不出相關的結果,這則為假陰性的反應。
正因如此,當檢視運動心電圖結果前,先要綜合檢測者的症狀及病徵如何,當然還有其他高危因素等一類資料,之後進行臨床判斷。若對這跑步心電圖之檢查結果有懷疑,則要再作一次具針對性的檢查,以更確切了解檢測者的實際心臟、心血管健康狀況。
運動心電圖檢查須注意事項
在哪個年紀、哪些狀況下,需要接受運動心電圖及其他相關心臟問題的檢查呢?如發現平日經常出現心悸、胸悶,並有呼吸困難等,又或有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士,應每年定期接受有關運動心電圖檢查。另外,35歲以上的男性和40歲以上的女性,也建議每年定期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
如計劃接受運動心電圖,以下事項務必留意:
- 接受檢查前的12小時內,不可進行任何劇烈運動。
- 進行檢查前的1至2小時之內,檢測者不可進食(但可喝少量清水)和不可吸煙。
- 檢查前要除掉身上的金屬物品、首飾,以及脫掉絲襪或褲襪。
- 在檢查過程中,如檢測者見有心絞痛發作,又或出現嚴重心律不正常、血壓過高或過低等,有關檢查一定要立即停止。
- 如患有心絞痛、心力衰竭,又或血壓甚高、心律不齊達嚴重程度的人士,都絕不適合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